当我们的手机信号还在不断地从2G、3G和4G网络切换的时候,运营商们又提出了“4G+”的概念,据说同时5G网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在运营商为用户转4G网络的营销轰炸下,4G网络都还没有品出个滋味,又冒出了个“4G+”,用户是不是觉得凌乱了?“4G+”到底是个什么鬼?运营商为什么又倒腾“4G+”?
当我们的手机信号还在不断地从2G、3G和4G网络切换的时候,运营商们又提出了“4G+”的概念,据说同时5G网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在运营商为用户转4G网络的营销轰炸下,4G网络都还没有品出个滋味,又冒出了个“4G+”,用户是不是觉得凌乱了?“4G+”到底是个什么鬼?运营商为什么又倒腾“4G+”?
一、“4G+”是什么?
中国电信:为期3天的“2015年天翼终端交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”于2015年7月3日在南京开幕,本次大会上,中国电信正式对外发布“天翼4G+”品牌,“天翼4G+”是中国电信在原有天翼4G网络的基础上,应用载波聚合技术(CarrierAggregation,简称CA),大幅提升网络上行和下行速率而打造的业务品牌,其下行峰值速率达到300Mbps,上行的峰值速率可达50Mbps,比4G的速度快一倍。从8月1日开始“天翼4G+”业务将正式商用,全国重点城市的用户可体验更快的网络服务。
中国移动:2015年世界移动大会上海站于7月1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,期间上海移动发布“4G+”服务,计划从下半年起全面铺开。将运用“4G+”演进技术(LTE-A)的重要组成部分——全新载波聚合技术,上网速度将实现翻倍。峰值下载速率将从110Mbps至220Mbps,最大峰值可达330Mbps。据悉在静安、长宁、以及人民广场区域作为载波聚合示范区,完成双载波聚合和三载波聚合的部署。同时,还提出了降价的若干举措。
二、用户:“4G+”比4G更快,然而是不是有点卵用?
对于用户而言,“4G+”速度数倍于4G,好还是不好?这个问题讨论由来已久。总的来说,运营商服务的问题,岂是提个速就能解决得了的。用户最关注的点除了速度之外,还有网络安全和用于网络的消费总额(不仅仅是资费价格)。
曾经也提到过,网络速度问题,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不是专业的测速工具,在使用体验上,3G与4G有明显的感觉,而同样是4G,在网络覆盖等其他情况差异不大的情况下,速度差异是难以感知的。
网络安全问题,除了网络层的安全外,通过应用层和终端层的手段,有很多的安全加固的方式。面向用户,网络安全能否成为用户转用4G网络的卖点,这是个问题。“4G+”和4G看不出有什么区别。
资费相关的网络消费,对于用户而言是最为敏感的。速度越快是不是越好,很多有网络消费预算硬约束的用户而言,显然不是。虽然资费单价是下降的,但由于速度快,会导致消费绝对额的增加。这其实对于用户而言存在消费迷惑,用户要为用得更爽付出额外的代价的。
所以,“4G+”对于用户而言好还是不好,那就要看用户的实际情况了。追求速度有消费能力的会觉得上网爽了,既要上网速度快又不愿意适当多付出一些代价的就会抱怨指责。
三、“4G+”下,流量经营更难了还是更容易了?
首先,不断提速造成的结果是流量单价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,这无论是对于流量前向经营还是流量后向经营而言,在实操面都是很大的挑战。
其次,从用户的角度来看,按时长或者包月的方式是最有利于用户的。目前有些运营商的不限流量不限时长的套餐业务,起到的就是变相的包月的效果。速度越快,即便是资费单价在下降,但用户对于包月方式的呼声就越高。这是运营商与用户之间最基本的矛盾。
第三,“4G+”的提出,其核心还是发展4G用户。运营商为了尽快形成4G用户规模,在力度上会加大,这其中就包括给予更大的流量赠送优惠。这也加大了流量经营的难度。特别是让处于探索期的流量后向经营的业务模式遇到的挑战更大。
第四,流量套餐越大,关于流量清零的问题就越突出。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了流量可转增、流量不清零的要求。而对于运营商而言,尽快开展流量不清零的工作也会摆上议事日程。这对于流量经营而言,又是一个挑战。